今日主角
查看更多>
奮斗是一代一代勞動者繼承和堅守的品質,這種品質在全國勞動模范的身上尤其閃亮。
4月26日,第15個“全國瘧疾日”。說起瘧疾,很多人會想到青蒿素,想到屠呦呦。這位20多歲立志學醫,39歲投身研究青蒿素的科學家,在研究室里做了一輩子科研,挽救了數百萬瘧疾患者的生命。
一位農民工模樣的大哥在地鐵上睡著了,頭不由自主地靠在了陳明杰的身上,他沒有動,拿著手機的胳膊一直保持著原來的姿勢,直至到站。有時,一個溫暖的懷抱,一個可靠的肩膀,就是一種幸福。
韋莉校長的回信喚起了很多網友溫暖的回憶。有人至今還保留著大學畢業時輔導員寫的親筆信,這封信像一束光,照亮了他前行的路;有人想起了小時候與朋友之間的書信往來,收到回信后的幸福感至今難忘。
當他們拖著行李離開,踏上新的征程時,安康家園完成了歷史使命——給672個孩子一個家和一份“安康”。但對于曾經在這里生活過的每個孩子來說,“安康家園”是他們永遠的家。
筑夢馬蘭,花開冬奧。鄧小嵐用18年的時間,把音樂的種子撒在了這片曾經養育了她的土地上,也把愛留在了這里——生根、發芽、開花、結果。
疫情發生以來,從“大白”到普通民眾,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自己所在的城市、鄉村。給人溫暖,也給人信心。
只要我們都記得,他們的生命就會得以延續,精神就會得以傳承,未竟的事業,也會有更多擔當的肩膀。感恩一代又一代人民警察,用生命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晴空。
“科技興農”從來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。這四個字背后,凝聚著無數農業科技人員的汗水和心血。正是他們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的辛苦付出,為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,讓我們將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里。
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:做好一件事不難,難的是堅持做一輩子。這么難的事,90歲高齡的馬玙做到了。她用67年從醫路詮釋了一生為患者服務的初心。
有這樣一群人,為給出“答案”而工作。他們識云觀天,在風云變幻中找規律;他們追趕時間,在雨雪洪澇災害襲來前發出預警。
將心比心,以心暖心。在我們身邊,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,如同照進心里的一道光,帶來勇氣和力量。
風雨彩虹,鏗鏘玫瑰。出場自帶BGM的“她”,盡顯力與美。女性的光輝從來不止一面,不被定義,無懼年齡,女性可以成為任何她想成為的樣子。
今年是雷鋒犧牲60周年。60年間,他生前所在的“雷鋒班”陸續收到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信件47萬余封。這些信函,跨越時空,飽含著人們對雷鋒的思念,滿載著人們對雷鋒精神的崇尚。
一句暖心的話、一張貼心的紙條、一個鼓勵的擁抱,簡簡單單、平平常常,但一點一滴,日積月累,終將匯聚成一種叫做“真善美”的力量。
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,無論是土生土長的新農人,還是城里返鄉的新農人,都把鄉土當熱土,正用汗水呵護脫貧果實,用新知求解振興新路。